Thursday, June 30, 2022

[TensorFlow Lite] TensorFlow Lite 有用的工具

TensorFlow Lite Tool: Toco (轉換器)

toco是用來生成一個可供TensorFlow Lite框架使用tflite文件。

bazel 編譯方式
$ bazel build tensorflow/lite/toco:toco

程式位於tensorflow/lite/toco資料夾下。Toco有三個主要功能,即匯入、匯出和轉換。匯入將輸入轉為Model類別,匯出將模型轉為flite模型或是grpahviz。轉換以輸入標示為基礎對模型操作,並且它會刪除未使用的運算元等。

Saturday, June 18, 2022

[Raspberry Pi] Install TensorFlow Lite on Raspberry Pi 4

Build TensorFlow Lite Static Library on Raspberry Pi 4

I found a very useful resource about installing TensorFlow Lite 2.* on Raspberry Pi 4 as follows: https://qengineering.eu/install-tensorflow-2-lite-on-raspberry-pi-4.html

It's about to build TensorFlow Lite static library in version 2.4 :

# the tools needed

Wednesday, June 8, 2022

[Raspberry Pi] Install TensorFlow 2.2 and OpenCV 4.4.0 on Raspberry Pi 4 and use Neural Compute Stick 2


So far as we have known that Raspberry Pi 4, which is based on ARMv7 Processor rev 3 (v7l), has much more CPU computing power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 Neural Compute Stick 2(NCS 2) is a Plug and Play Development Kit for AI Inferencing via USB. Fortunately, I have both of them. Because of that, I was just wondering how to use them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idea coming to my mind is about AI inferencing. If we can have Tensorflow installed on it and do inferencing using NCS 2, that will be great. 



Friday, May 27, 2022

[Golang] Golang with Cgo 動態連結(dynamic linking) 函式庫範例與筆記 in Linux environment

之前曾經動手實作並測試Golang with Cgo 動態連結(dynamic linking) 與 靜態連結(static linking)函式庫範例用在Windows環境,相關內容整理在這篇:

[Golang] Golang with Cgo 動態連結(dynamic linking) 與 靜態連結(static linking)函式庫範例與筆記 in Windows environment

最近看到一篇 "最简单的cgo示例",既簡單且完整的示範了Golang with Cgo 動態連結(dynamic linking) 函式庫範例在Linux環境,個人將其改寫並放到github上: 

Wednesday, May 25, 2022

[Golang] Golang應用程式使用TensorFlow/TensorFlow Lite(TFLite)/Tensorflow Serving 的方法整理

Golang應用程式使用TensorFlow 或是 Tensorflow Lite(TFLite) 的前提是必須要有Tensorflow C 函式庫 或是 TensorFlow Lite C 函式庫,一般來說,比較少情況會是用Golang應用程式使用TensorFlow透過TensorFlow C 函式庫,因為未經過最佳化而效能不佳。Golang應用程式使用TensorFlow Lite(TFLite) 透過TensorFlow Lite C 函式庫會是效能較好的其中一種方式。以下將整理相關資訊來說明:

Tuesday, May 17, 2022

[Offensive Security] eBPF、K8S與Offensive Security相關議題之研究

 資安議題已經是越來越火熱的項目,本篇主要目的是進行eBPF、K8S與Offensive Security相關議題之研究,以便於掌握目前之發展狀況。

[Surftrace] 開源項目Surftrace,基於libbpf的ftrace加強版

 Surftrace 是由系統運維SIG 推出的一個ftrace 封裝器和開發編譯平台,讓用戶既能基於libbpf 快速構建工程進行開發,也能作為ftrace 的封裝器進行trace 命令編寫。

Surftrace 在網絡層面的增強,使得用戶只需要有相關的網絡基礎和一定的內核知識儲備,就可以用較低編碼工作量達到精準追踪網絡報文在Linux 內核的完整處理過程。適合用於追踪Linux 內核協議棧代碼、定位深層次網絡問題。

Sunday, May 15, 2022

Tuesday, May 10, 2022

[RedisGraph] 初探 RedisGraph

前陣子因為交接別人的應用程式,有幸(被迫)接觸到RedisGraph這個東西,為了能讓自己快速上手這玩意,便做了一些小研究。

甚麼是RedisGraph?

RedisGraph 在 Redis 上實現了一種高效能記憶體圖資料庫。該專案作為 Redis 模組開源提供,支援 openCyper 查詢語言,可完成圖的建立、查詢、條件匹配等操作。為支援高效的圖搜尋操作,RedisGraph 底層實現了一種稱為 Hexastore 的三元組儲存結構。

Friday, May 6, 2022

Thursday, May 5, 2022

[網路科普] Linux cooked-mode capture (SLL)

之前用GoPacket去抓device name 為 "any" device interface (Pseudo-device that captures on all interfaces),"any"可以透過 tcpdump -D 查看到:

"any"這個device interface可以抓到經過所有interfaces的封包,部分程式碼如下:

Tuesday, May 3, 2022

[Golang] 用 Golang 使用 Raw Socket v.s. libpcap 兩者優劣比較

前陣子花了一些時間在找一種方式,可以透過寫程式的方式抓取進出於任何device interfaces on Linux主機上的封包,目前主要是有這兩大作法: Raw Socket v.s. libpcap

Monday, May 2, 2022

[Golang] 檢查IP 是否在特定範圍內的簡單範例

檢查IP 是否在特定範圍內,的最快方法是什麼?例如,給定範圍192.168.1.1至192.168.10.254,如何檢查給定的輸入IP是否在該範圍內?以下是簡單範例:

Wednesday, April 20, 2022

[Golang] 一個簡單範例使用gopacket去解析LLDP封包內容

因為工作上需要查看主機上所收到任何的LLDP封包,故在網上搜尋了一下資料與範例程式碼,組成下列一個簡單範例。

本程式會找出所有在此本機上的Net Devices ( Interface ),並依序收集封包,一旦發現有LLDP則會列印相關資訊在console上。

Saturday, April 16, 2022

[CI/CD] 自建 DroneCI + Gitea + Docker Registry + Docker Registry Web 一次搞定

本篇將提供一個 Docker Compose YAML file 的範例,可產生 DroneCI + Gitea + Docker Registry + Docker Registry Web 的 CI/CD環境

Gitea 是蠻多公司的選擇,所以我選用它。同時,在這個講求效率的開發時代,必須要搭配一個 CI/CD 的平台。Drone CI 這是一套開源的持續整合框架,可以幫工程師節省非常多上版的時間,從測試、包版、image化到部屬全部一條龍服務,而且非常容易上手,易於維護,因此我們選用作為平台。

另外,Docker Registry 這就不用再多說了,而方便查詢Registry的Web可以提供快速與便利的介面來查看在Registry內的Docker Images。

先整理一下 Port Mapping List:

Saturday, April 9, 2022

[Parca]測試 Polar Signals 開源 Parca (基於eBPF 的profiler)

前陣子發現在Github上有個open-source projects: Parca (包含Server & Agent ),扒文了一下,Parca是Solar Signals的一個開源項目。它是持續分析存儲、查詢引擎和一個基於eBPF 的profiler。其目的在通過系統地測量代碼性能將可觀察性空間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使每個人都能夠優化他們的代碼。

Parca 旨在將持續分析技術帶給所有人;其打包了許多開箱即用的功能,包括收集、存儲和提供可用於長期查詢的profiles 的能力— 包括CPU 分析,以確定CPU 執行一段特定代碼所需的時間。相關資源如下:

Tuesday, March 29, 2022

[libbpf] 為何要使用 libbpf? 什麼是libbpfgo?


在開始說清楚講明白什麼是libbpfgo之前,我們可以先看這一投影片介紹初學者使用Go開發eBPF程式指南: Beginner's Guide to eBPF programming with Go,此作者也提供 GitHub: https://github.com/lizrice/libbpfgo-beginners,可體驗一下用libbpfgo開發的小範例程式Basic eBPF examples in Golang using libbpfgo.


看過了簡單的小範例之後,接下來這篇文章主要是解釋什麼是vmlinux.h 以及為什麼在編寫 eBPF 程序時應該開始使用它: What is vmlinux.h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for Your eBPF Programs?

重點如下:

[Janus] 如何快速制定與使用Janus API Gateway


[前言]

當前端(Frontend) Web App 需要使用到多個API Servers時,最快的方式就是使用API Gateway 作為前端的進入點,透過URI Route的設定與對應後端的API & Server。

根據Janus's Github 上官方的描述, 它是一個輕量級的 API Gateway和 管理平台,可控制訪問 API 的人員、訪問時間以及訪問方式。Janus 還將記錄有關使用者如何與你的 API 交互以及何時出現問題的詳細分析。

官方文件: https://hellofresh.gitbooks.io/janus/content/

下面段落將說明如何快速制定與使用Janus API Gateway。

Wednesday, March 23, 2022

[GraphQL] 使用 Apollo Client + React 來建置 GraphQL 前端應用程式

[前言]

GraphQL系列文章

本篇內容將提供快速的指引,使用Golang Gin Framework來建置GraphQL的API  Server。


[Apollo Client Architecture]

Apollo Client 與 UI 框架無關 (可與 Angular.js、Vue.js、React 甚至原生 iOS 和 Android 應用程序一起使用)。

Tuesday, March 22, 2022

[GraphQL] 使用Golang Gin Framework來建置GraphQL的API Server

 [前言]

本篇內容將提供快速的指引,使用Golang Gin Framework來建置GraphQL的API  Server。


[使用Golang Gin Framework來建置GraphQL的API  Server]

GraphQL API Server主體上來說是參考下列文章的方式來建置:

第 1 天 - API 服務器(Go,GraphQL) - 第 1 部分

第 2 天 - API 服務器(Go,GraphQL) - 第 2 部分

Golang Gin Server網路上已經有很多資源,我們假設已經有的前提下,如何來建置GraphQL的API  Server。首先,先安裝所需的模組:

#在個人自己的Gin Server 的 project 內
$ go get github.com/99designs/gqlgen
$ go get github.com/gin-gonic/gin

我們需要準備下列檔案: 

Friday, March 18, 2022

[Golang] Go 1.16 中關於go get和go install的變動

 

[前言]

其實Go 1.16已經 Release 很久了,但最近發現關於 go get 的行為跟以前不一樣並且多了 go install 這個 tool,所以本篇記錄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關於go get和go install的變動]

我目前Golang的版本如下:

Wednesday, March 16, 2022

[React] 從無到有建立全新的 React 應用程式

[前言]

本篇內容將提供快速的指引,包含相關需安裝的套件,從無到有建立全新的 React 應用程式( single-page application, SPA)


[安裝]

請先下載 node.js 打包檔於 https://nodejs.org/en/

本次範例是使用 node version v16.17.0 (.tar.gz file) 

安裝步驟如下:

[Tracee] Tracee 研究筆記 (一)

 [前言]

Tracee 是一個用 於 Linux 的執行時安全和取證工具。它使用 Linux eBPF 技術在執行時跟蹤系統和應用程式,並分析收集的事件以檢測可疑的行為模式。本篇對於Tracee這open source project進行了編譯與初步測試,在此做個筆記以防忘記。後續將針對源碼進行分析。

Github 位置為: https://github.com/aquasecurity/tracee


[Tracee相關文件資源]

網路上已經有不少的相關文件資源可以參考,在此不重覆贅述,如下所示:

eBPF 安全專案 Tracee 初探

深入浅出 eBPF 安全项目 Tracee

falco和tracee的实践

  • 裡面有提到 tracee 這種僅使用ebpf系統調用做入侵檢測的技術路線還不夠成熟~

Sunday, February 6, 2022

[Golang] Pointer Performance 指標傳遞性能

Pointer Performance 

我在O`REILLY出的一本書 "Go學習手冊"內有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段落: 指標傳遞性能 ( Pointer Performance )

我把這段的重點直接整理下來(因為很重要) 如下:

  • 無論資料的大小為何,將指標傳入函式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大約是1 nanosecond。
  • 如果struct夠大,將struct的指標當成輸入參數或是回傳值可以改善性能
  • 回傳指標 vs. 回傳值的行為比較有意思。如果資料結構小於1MB,回傳指標型別其實比回傳值更慢。例如: 100-byte的資料結構大約要花10 nanosecond 來回傳,但是那個資料結構的指標大約要花30 nanosecond。當資料結構超過1MB,性能優勢就會逆轉,回傳10MB的資料大約要花2 millisecond,但是回傳它的指標大約是0.5millisecond再多一些。

Thursday, February 3, 2022

[Fun] 重溫DoS時期的遊戲: 殖民帝國 Colonization

重溫DoS時期的遊戲: 殖民帝國 Colonization

這套遊戲盒裝內的說明書、磁碟片(3 1/2吋)等等的相關的東西都有很完整保存下來,不信的話請看下圖:



由於這遊戲是執行在DoS 作業系統上的,所以我們需要在Windows 10上安裝DOS模擬器,並用此模擬器玩遊戲,執行步驟如下:

[用Golang寫小遊戲教學] 第八章 指標

 [前言]

指標語法在C/C++程式語言中是非常重要的用法與功能,它可以讓程式更快速且更高效。Golang保有了指標語法,之後的章節在寫小遊戲時也會用到,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如何正確地使用它。

[指標快速入手]

透過變數宣告時,需要在型別前面加上 *號,代表是指標型態,用來告訴編譯器這變數是某種型別的指標變數

給值時也要給值的位置,我們在值前面加上 & 符號(位址運算子)。請看下面例子:

Tuesday, February 1, 2022

[Kubernetes] 如何把 Master Node 改成有 Worker的屬性 (可分配Pods)

使用命令 kubectl taint 可以給節點(Node)增加一個污點。

比如: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1 key1=value1:NoSchedule

說明: 

給節點 node1 增加一個污點,它的鍵名是 key1,鍵值是 value1,效果是 NoSchedule。這表示只有擁有和這個污點相匹配的容忍度的 Pod 才能夠被分配到 node1 這個節點。

若要移除上述命令所添加的污點,你可以執行: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1 key1=value1:NoSchedule-

最常用的例子就是把 Master Node 改成有 Worker的屬性

kubectl taint nodes k8s1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更新]

在K8S v1.24之後默認kubeadm取消taint,之前版本使用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標籤,在Kubernetes 1.24版本中,label標籤已經修改為node-role.kubernetes.io/control-plane

查看node節點所有標籤

kubectl get nodes --show-labels

我們可以直接查看master節點污點情況

kubectl describe node <node_name> | grep Taints

生成污點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_name> node-role.kubernetes.io/control-plane:NoSchedule

取消污點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_name> node-role.kubernetes.io/control-plane:NoSchedule-


Reference: 

kubectl 備忘單

https://kubernetes.io/zh/docs/reference/kubectl/cheatsheet/


[Kubernetes] How to use Informer to avoid frequently getting Pod and Service List via clientset.CoreV1()?

How to use Informer to avoid frequently getting Pod and Service List via clientset.CoreV1()?

 [情境]

之前開發Kubernetes相關的系統有遇過這種情況: 

需要不斷的輪詢(Pooling) Kubernetes API 去獲得最新的 Pods 與 Services List,例如是每2秒。但輪詢是比較沒有效率的做法,因為很有極大的可能是,大部分的輪詢結果都是沒有變化的。

 [解決方法]

使用Informer來解決此問題。

Friday, January 28, 2022

[用Golang寫小遊戲教學] 第九章 超簡化的碰撞檢測遊戲

[前言]



這是一個簡單的碰撞檢測遊戲,遊戲功能如下:
1、空格鍵發射紅色塊,紅色塊遇到左、右、上邊界反彈,遇到下邊界遊戲結束。
2、左右鍵移動白色塊接紅色塊,每接到一次加一分。
3、每5秒鐘隨機生成一個黃色塊,紅色塊觸碰到黃色塊時,黃色塊消失並加十分,黃色塊同時最多存在5個

但,這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太難理解其運作方式,我把這個小遊戲再精簡成超簡化的碰撞檢測遊戲,遊戲功能如下:
1、空格鍵發射紅色塊,紅色塊遇到左、右、上與下邊界反彈,遊戲不會自動結束。
2、左上角會顯示紅色塊目前的座標
3、在遊戲中按下空格鍵可以暫停,再按一次繼續。

[超簡化的碰撞檢測遊戲]

這邊會需要將Golang執行環境先準備好,請參考:

[用Golang寫小遊戲教學] 第七章 控制結構

[前言]

車輛需要依照交通規則、號誌與標誌來行駛,紅燈時停止、等待,綠燈直行或是轉彎,行駛速度也須遵守時速上限。在程式的世界中,執行程式的電腦也會遵守程式碼內所撰寫的控制結構來執行。在Golang的控制結構包含: If、Switch與For


注意: goto 這個控制結構我們先不研究歐!

[ If 陳述式]

Golang的if 陳述式用來控制程式執行符合條件的區塊,以下是 語法:

if condition1 {
// 如果 condition1 是true, 則此區塊會被執行
} else if condition2 {
        // 如果 condition2 是true, 則此區塊會被執行
} else {
       // 如果 condition1 與 condition2 都不是true, 則此區塊會被執行
}

If陳述式內的條件(condition),可以是產生 true / false 的運算式、變數的值等等。也可以利用 && (and) 或是 || (or) 去做交集或是聯集關係。

請看下列簡單的例子

Friday, January 14, 2022

[用Golang寫小遊戲教學] 第六章 結構 (Struct)

 

[前言]

我們在有些情況會希望把一些資料(有相關性)集結在一個結構內,舉例來說,一張身分證內包含了: 姓名、身份證字號、戶籍地、出生日期、配偶等等的資料,如果我們可以用一種型別可以包含上述這些資料,對於管理資料來說就會方便許多。如果大家有學過C語言的話,就會知道struct 這個複合資料型別。在Golang,就是把在C語言內的struct搬過來使用,並稱之為結構 (Struct)型別。而且,還可以賦予它擁有函數的做法,稱之為Receiver。

注意: 我們暫時不提interface,因為會太複雜ㄡ!


[定義結構(Struct)]

在Golang的定義結構 (Struct) 是使用 type 關鍵字基於 struct 來定義一個新的型別,語法用下列例子說明:

type IdentityCard struct {
myID string
myAge int
}

上述我們定義了一個新的struct型別,名稱是IdentityCard,裡面包含了兩個變數:myID與myAge。但,只是定義新的struct型別還不夠,我們需要宣告變數與初始化它才能使用。關於變數宣告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Thursday, January 13, 2022

[用Golang寫小遊戲教學] 第五章 函式(Function)

 

[前言]

函式(Function) 指的是將一或多段程式碼包裝起來,並且可以定義不給或是給定帶入的參數值,並可以重複使用。在程式開發中,是非常重要且經常使用的特性。因為它可以讓你的程式碼更方便維護與容易理解。

在之前的文章內有一些練習的連結,大家如果有注意到的話,每個練習都有一個func main() 的主程式函式定義,這也是Golang程式開始執行的進入點。

[函式(Function)之定義]

Golang 定義函式時,利用關鍵字func 放在前面,後面接著函式名稱,而需要輸入的參數型別宣告,則是放在名稱之後的小括號內。如果多個參數有同樣的型別,那麼只要最右邊同型別的名別右方加上型別就可以了。所需要回傳的變數前面須加上return關鍵字。

例如: